懂跨境
  1. 主页 > shopee选品物流

跨境电商物流恢复时间(跨境电商物流论坛)

“双智平台”助推贸易转型升级,跨境电商清关信息的数字监管有效提升,非贸风险参贷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崇左片区:创新成果助推跨境贸易提质扩容

□ 本报记者 农彩云

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以下简称“崇左片区”)再创佳绩,1项改革试点经验和2项最佳实践案例等3项制度创新入选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

这三项创新成果包括“双智平台”助推海关监管口岸物流创新模式改革试点经验和中越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新模式、非贸融资跨境风险共担新模式两个最佳实践案例。

崇左片区地处中越边境,跨境贸易发展迅速。近两年来,疫情防控压力不断增大,如何全面提升片区口岸监管设施水平,确保跨境贸易安全货畅其流,成为崇左片区思考的工作重点。

“打造了口岸智慧物流管控和慧眼智控嵌入式管理智慧平台,提升对跨境贸易车辆的智能化监管水平,推动崇左片区口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营造更加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崇左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为“五跨”发展赋能,在推进贸易转型升级、金融开放、投资领域改革、通道门户开放等领域作出了积极的创新探索。

在这次入选自治区级制度创新的成果中,《“双智平台”助推海关监管口岸物流创新模式》的改革试点经验,提升了口岸对跨境贸易车辆的智能化监管水平;《中越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新模式》的最佳实践案例,大力推动了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而《非贸融资跨境风险共担新模式》的最佳实践案例,则实现了崇左片区在非贸风险参贷业务的零的突破,极大缓解了疫情压力下企业融资难的瓶颈。

为加快提升对跨境贸易车辆的智能化监管水平,推动崇左片区口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崇左片区创新打造口岸智慧物流管控和慧眼智控嵌入式管理两个智慧平台。

联合友谊关海关以信息化为指引,崇左片区大力推进智慧口岸建设。

2021年5月31日,友谊关口岸智慧物流管控平台上线试运行。物流管控平台利用大数据测算,实时掌握口岸各环节查验排队情况,并通过LED大屏、手机APP等对排队车辆进行智能引导,创新推出查验智能排队叫号系统和智能派台功能。车辆入场后,物流管控平台智能规划车辆物流路线,在集合入境待查验区、查验完成核放区、出境待查区等三大查验区和八条物流路线范围内,可以有效区分查验车辆和非查验车辆、进境车辆和出境车辆,对车辆停放区域自动校验。同时,通过物流管控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强化各部门协同解决车辆物流、查验排队、抬杆异常等问题。友谊关海关同时可以针对车辆轨迹跟踪预警,运用智能监控AI分析和业务数据计算全面掌控园区车辆动态,对异常情况进行精准预警。

智慧物流管控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一般贸易车辆管理智能化和便利化,有效缓解友谊关口岸车辆满负荷运行压力。自平台运行以来,由于司机行驶错误、不熟悉流程等情况影响通关的现象减少40%,压缩了整体通关时间跨境电商物流恢复时间,预警数据准确率超过90%跨境电商物流恢复时间,累计监控预警轨迹异常33928次,非法闯入1596次,车牌遮挡15203次,拥堵区域预警12个点位,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了物流监管漏洞。

慧眼智控嵌入式管理平台推动了友谊关口岸浦寨通道互市贸易监管智能化升级。

今年,崇左片区研发并上线边境贸易(浦寨)慧眼智控嵌入式管理平台,整合“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2.0”“物流管理平台”等功能,综合运用北斗定位、物联网、视频存证等技术,自主研发“智能预警、车辆途中监管、智能排队、智慧物流”等模块,实现“三无”通关。

“这些都是我们的司乘人员,在作业、通关过程中,平台可以智能作业自动采集红外测温、健康声明等信息,对司乘人员健康状态对比核验,通过监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重点监控名单’,自动识别车辆风险,实现全程无感通关。”运多多物流行政主管梁琼蓉指着工作平台屏幕向记者介绍。

除了“无感”通关,慧眼智控嵌入式管理平台的优势还有优化智能动态调度流程,实现“无缝”查验。

平台上线智能化查验调度系统,代替人工叫号制度,按照“先进境先查验、鲜活产品优先”原则,通过平台自动向车辆释放排队序号、发放机检指令。

可视化物流监管,实现“无人”值守是慧眼智控嵌入式管理平台另一个优势。通过海关卡口自动采集车辆、箱号、过磅等信息,与车货申报信息、前置逻辑、重点监控名单进行比对校验,同时将监管中心、落地加工园区、二级交易市场纳入电子监管范围,对车辆位置信息、申报信息、电子围栏逻辑的智能比对分析,实现卡口放行和车辆物流状态预警监管“无人”值守。

慧眼智控嵌入式管理平台上线后,已有24万辆车享受到嵌入式监管模式带来的通关便利,车辆通关时间比原来平均压缩37%,查验效能提升40%以上,监管中心调度人力减少50%,提升了互市贸易的通关便利度。

“双智平台”的建设,推进了崇左片区海关通关时效和监管效能的升级,标志着崇左片区在运用科技赋能助力跨境贸易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随着崇左片区跨境电商产业的迅速发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结算规模也日益扩大,但结算资金回收难,结算过程复杂、汇款耗时、汇率损失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创新后的中越跨境电商结算新模式,主要是通过加强与越南清关公司合作、引入第三方支付机构结算、联动邮政公司监管数据等方式,破解对越电商出口难结算、多次兑汇、贸易背景监管难等问题。

新模式畅通了跨境电商出口回款付汇渠道,实现了跨境电商业务结算的直接汇兑,提升了跨境电商结算业务的数字监管能力。

与越南清关公司合作开展跨境结算模式的先行先试是该模式的关键。崇左片区利用清关回执作为付款凭证,有效规避了小额贸易无关单的客观问题,畅通了跨境电商出口回款付汇渠道,为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长效发展提供了保障。通过设立跨境电商海关清关系统数据校验平台,大大提升了对跨境电商清关信息的数字监管能力,有效解决了中越间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付汇难题,保障了跨境电商企业的商业权益,促进了中越跨境电商结算业务规范化、阳光化发展。

目前,广西本土开展此项业务的两家电商企业已经完成了86.5万人民币的交易结算。

引入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强了中越边境银行双边本币合作,跨境电商结算交易中越南盾与人民币直接兑换,提高了结算效率,降低了企业的兑汇损失和汇率风险。

非贸融资跨境风险共担新模式,是崇左片区在非贸风险参贷领域的零的突破,是跨境金融服务领域的重要创新举措。

为缓解企业融资难瓶颈,崇左片区创新推出了非贸风险参贷产品,通过与国际银行合作,探索以境内机构承担信用风险,境外机构提供人民币信贷的跨境融资模式,充分利用境外资金解决国内企业资金周转难题,实现了崇左片区在非贸风险参贷领域的零的突破,促进跨境金融开放合作新平台打造。

据悉,崇左片区建设三年来,先后提炼创新成果68项,获评全国、全区复制推广制度创新经验案例16项。继《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创新》获评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后,从创新中越跨境电商结算到为企业争取境外资金融资,跨境金融合作取得新突破。

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先行先试,三年间,崇左片区累计新设企业3300多家,市场主体加速集聚;实际利用外资4658万美元,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片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616亿元,占广西外贸总量1/4以上;保税物流2510亿元,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拉动力;跨境电商货值39亿元,成为外贸新业态增长点;片区内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值8487亿元,连续多年排广西口岸第一位。

跨境电商物流恢复时间(跨境电商物流论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ygjggs.com/xuanpin/391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276029701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